——我校召开高一新生入学教育专题讲座
8月31日下午17:10-18:10,我校在二号阶梯教室召开2019届高一新生入学教育专题讲座。本次讲座由我校保卫科科长、德育副主任张涛老师主讲,以“强化纪律意识,提高自我修养”为主题,从纪律的定义、纪律的重要性、纪律和自由的辩证关系、纪律和法律与道德的辩证关系、纪律的性质以及我校四条纪律“高压线”等方面进行讲解,号召学生做遵纪守法、自觉自律的人。


“纪律就是规则,是指要求人们遵守业已确定了的秩序、执行命令和履行自己职责的一种行为规范,是用来约束人们行为的规章、制度和守则的总称。”明确了纪律的定以后,张老师举了工厂和交通等例子,引导学生认识纪律的重要性。继而以辩证的方式讲解纪律和自由的关系,世界上没有绝对的自由,“遵守纪律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;不遵守纪律,人们就会失去真正的自由”。张老师引用“海阔凭鱼跃,天高任鸟飞”的诗句,引人联想:鸟兽虫鱼何以能“万类霜天竞自由”?因为他们遵守自然规律,有着井然的生存秩序。又在PPT上展示不遵守纪律导致丧失自由的图片,一张张触目惊心,颇具震撼力:超载超速货车坠下高架桥、不按交通规则行驶的摩托、两个骑单车、摩托耍酷的学生、街头聚众斗殴的场面、孩子溺水身亡,父母呼天抢地,悲痛欲绝、街头围殴,鲜血满地。
他还给学生讲了自己亲眼目睹的溺水事件,昭宗小学的三名学生放学后到昭宗水库游泳,一人溺水,另外两人将其救起,在场的一医生及时为他做心肺复苏,最后还是无力回天。这个真实的故事,被张老师深情地讲出来,非常富有感染力。他总结到:“违反纪律就等于丧失自由,甚至丧失生命!”
接着他深入讲解纪律同法律、道德的关系。“纪律介乎于法律和道德之间。纪律与道德的不同之处,在于纪律具有强制性的要求,但这种强制性又比法律弱些,而自觉性的要求则比法律强些。所以,遵守纪律还需建立在自觉的基础上。”张老师注重从道德层面唤醒学生内心深处的真善美,引导同学们认识纪律背后蕴藏的道德律。纪律问题,不单单是行为习惯问题,更是道德品质问题,张老师说:“一个人的纪律性如何,能够直接反映出他们的思想道德水平,惟有思想道德高尚,对纪律的重要性具有深刻的理解,且具有执行纪律、维护纪律的高度自觉性、坚韧性和坚强的意志品质,才能经得住纪律的考验。”一般人都认为违反纪律只是克制不住自己行为的表现,与品行无关,然而张老师这番深刻的论述,直击灵魂深处,产生了强烈的思想冲击力。人们内心深处都有一种向真向善的渴望,都希望自己的人品得到认可,张老师恰好抓住了人们深层次的心理需求,深入浅出,引导学生从道德层面重视纪律,极具启发性。


最后,张老师号召同学们提高自觉纪律意识,增强自我约束力,“把纪律约束变为一种自觉的行为,把自觉的行为习惯升华为一种文明素养”,用文明素养建设文明校园,共同撑起一片教育蓝天。结末,年级组长徐万林老师针对高一新生开学以来出现的问题做了强调,要求同学们认真领会本次讲座的精神,增强纪律意识,贯穿到日常行动中,切实提高自身。

德育处
2016年9月2日